- 第六屆中國制造強國論壇在我市舉辦
- 發布日期:2021-03-31 14:00:04 瀏覽次數: 文章分類:行業資訊
-
3月27日至28日,以 “穩制造、強實體、開新局”為主題,第六屆中國制造強國論壇在我市隆重舉辦,300余名國內制造業政企學研權威專家、精英翹楚齊聚我市,通過學術研討、專家對話演講、專業報告發布、產業對接推介、專家閉門座談會等形式,就國際新局勢、國家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下中國制造業如何對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重構,謀劃“十四五”制造業發展布局。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副主任蘇波;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劉利華;國家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吳艷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尤政;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單忠德;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張建恒;中國船舶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杜剛;華北電力大學校長楊勇平;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建軍等出席會議。河北省副省長丁繡峰、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保定市委書記黨曉龍、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勁松、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朱玉兵致辭。中國制造強國論壇已經舉辦至第六屆,是國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制造業主流峰會之一,已經成為凝聚社會各界的制造業合作交流平臺。本屆論壇由中國制造強國論壇組委會、保定市人民政府、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經信局、天津市發改委、天津市工信局、河北省發改委等聯合主辦,中制智庫為承辦單位,是首次在北京以外城市舉辦。論壇大會上,李毅中、蘇波、劉世錦、吳艷華、鄔賀銓、尤政、單忠德、張瑞敏、張建恒、杜剛、魏建軍以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科大訊飛集團董事長劉慶峰,全國政協參政議政特聘專家、清華大學國際生物經濟中心主任、科技部生物中心原主任王宏廣,中外企業家聯合會會長、北京市朝陽區對外經濟合作促進會會長董斌分別作主題演講。劉利華與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張彥敏,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工信部智能制造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屈賢明,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祝寶良,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宗良,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副總經理婁延春,圍繞“十四五”的制造業展開圓桌對話。楊勇平與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玉,石藥集團董事長蔡東晨,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小米集團副總裁顏克勝,北京中關村信息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扈德輝,中重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冰冰,河北四通新型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臧永興,圍繞促進京津冀區域產業協同發展展開圓桌對話。丁繡峰代表河北省政府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河北發展的國家部委和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說,河北省積極促進制造業與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快推動制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鏈條化方向發展。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河北省將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立足河北優勢,把握產業規律,統籌鍛長板、補短板,實施優勢傳統產業升級工程、戰略性新興產業振興工程、特色產業提質工程、未來產業培育工程,在產業升級中建設制造強省。本屆論壇通過國家政策趨勢解讀、行業專家針對性演講、多邊對話、標桿企業展示等多種形式,為廣大企業家碰撞思想、交流互鑒、深化合作搭建平臺,一定會有力促進河北乃至全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衷心希望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國家有關部委在項目合作、技術研發、人才引進、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一如既往地對河北給予支持和幫助。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多到河北走一走、看一看,為河北制造業發展會診把脈、傳經送寶。誠摯歡迎國內外企業到河北投資創業,共謀發展,攜手共創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辛國斌指出,站在兩個一百年關鍵節點,面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任務、新要求和制造業發展環境深刻復雜變化的新形勢、新挑戰,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為著力點,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堅持系統觀念,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加快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強優質企業培育,提高制造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實現制造強國建設邁上新臺階,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希望大家圍繞建設制造強國深入交流、加強合作,提出更多好的思路和建議,同時希望以論壇為契機,進一步積極深化京津冀三地產業交流合作,推動三地創新資源開放共享,推進京津冀制造業協同發展。保定地處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具有較強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產業基礎,希望深入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壯大以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黨曉龍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1000萬人民,向蒞臨本次論壇的院士專家、各級領導和來賓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他說,當前,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嚴峻挑戰與重大機遇并存,危機與新機共生,全球制造業正在經歷深刻變革。大國之間圍繞供應鏈安全、產業鏈主導權的斗爭日趨激烈;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綠色低碳技術標準競爭日趨激烈;圍繞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在鍛造更多“殺手锏”技術、突破更多“卡脖子”技術上競爭日趨激烈。本次論壇用行動昭示:面對大變局,關鍵是以不變應萬變。發展是第一要務的主題不會變,實體經濟的支撐不會變,制造業“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的地位不會變。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匯聚于此,就是要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同時間賽跑,同歷史并進,扎扎實實辦好自己的事,共同推動我國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保定作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門,地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部核心功能區,在搶抓機遇、彎道超車中加快建設制造強市方面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正聚力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第二戰略支點。希望各位嘉賓更多關注保定、支持保定,為保定制造把脈會診、指點迷津、建言獻策、傳經送寶。我們將繼續敞開胸懷、張開雙臂,歡迎各類研發機構、高端制造業企業和高端創業人才到保定來一展抱負、實現價值。張勁松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北京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自覺把首都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入推進與天津、河北協同聯動,有序推動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構建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兩翼聯動發展格局,產業對接行動等重點領域取得積極進展,形成了同心同向同力發展的工作格局。我們將持續推動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布實施“十四五”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規劃,選擇氫能等新興領域作為突破口,探索打造三條產業協同發展示范帶。結合在京龍頭企業自身發展需求和協同要求,加強三地政策、要素、空間匹配,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引導企業在津冀布局一批產業帶動性較強的骨干項目,促進區域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和產業生態營建,聯手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產業集群。朱玉兵指出,自古以來,京津冀三地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歷史淵源深厚,各自優勢明顯、互補性強,合作開發潛力巨大。2014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出了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7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京津冀三地以建設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為目標,密切配合、積極作為,推動各領域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尤其在產業協同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形成了更加緊密的協同發展新格局。“十四五”時期,京津冀三地落實國家制造強國戰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中國制造強國論壇自2015年發起以來,已成為我國制造業主流峰會,為全國各界制造業領域的朋友們搭建了一個交流分享合作的平臺,衷心期盼各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充分利用制造強國論壇這個優質平臺深度研討,凝聚思想共識,貢獻更多智慧。現場國內首檔關注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的大型原創節目《隱形冠軍》正式啟動,成立中制智庫保定研究院,舉辦2020中國制造年度盛典,揭曉中國制造“冠軍企業”、十佳品質“優秀企業”、工匠精神“傳承杰出人物”等獎項。發展是第一要務,項目是第一支撐,論壇大會上,我市舉辦重大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簽署7項重大合作項目,涵蓋醫療健康、數字經濟、文化旅游、新能源等重點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27日晚,中制智庫組織召開專家閉門會議,13位專家就保定經濟社會發展深入探討,黨曉龍、郭建英、閆繼紅等市領導出席了閉門會。會議期間,黨曉龍還與國家部委領導,知名專家學者,高校、重要企業家代表進行工作座談。與會人員參觀了我市本地民營企業代表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企業代表河北京車軌道交通車輛裝備有限公司、高新技術企業代表河北同光晶體有限公司,以及“走近保定企業”“走近保定開發區”展覽。我市相關企業,24家北京數字經濟領域企業代表,12家天津先進制造業企業,以及全國汽車產業及零部件、電力智造與新能源、高端裝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現代紡織、食品加工、新材料等八大行業領域的210余家制造業企業在我市保定電谷國際酒店主會場參會。我市各縣(市、區)、開發區共設23個分會場,2500余人在分會場觀看。此次論壇大會共35家媒體現場報道,11家主流及地方媒體進行網絡直播,全網累計觀看量近200萬。郭建英、閆繼紅、李雙喜、李俊嶺等市四大班子領導參會。